RNA转录后加工调控
真核生物DNA转录为mRNA前体(Pre-mRNA),然后经过mRNA剪切,切去内含子,将有编码意义的外显子连接起来,转变为成熟mRNA,称为Pre-mRNA的剪接。真核生物DNA转录的Pre-mRNA在细胞分化、发育阶段和生理状态下,以不同的方式剪切产生多种mRNA,翻译出多种蛋白质,此过程为选择性剪接。Pre-mRNA的选择性剪接是哺乳动物中超过90%的外显子蛋白质编码基因的重要转录后调控途径,调控着基因表达的多样性。动物机体内绝大部分生理和病理过程,如机体衰老、干细胞分化、组织和器官发育、肿瘤发生等,均受选择性剪切调控。
近年来随着技术飞速发展,mRNA中的其他修饰也渐渐被发现,主要包括端帽结构处的7-甲基鸟嘌呤( m7G) 、内部的 N6-甲基腺嘌呤( m6A) 、N1-甲基腺嘌呤( m1A) 、5-甲基胞嘧啶 ( m5C ) 、假尿嘧啶( pseudouridine,Ψ)、次黄嘌呤( inosine,I )等。
RNA 定位对于调节空间翻译至关重要,其中 RNA 通过各种生物机制运输到其目标位置。
在细胞质中,成熟的 RNP 与称为起始因子的其他 RBP 相互作用,这些 RBP 与5' 帽和5'非翻译区结合,从而引发翻译起始复合体的形成。这种多蛋白机制促进了各个 mRNA 与 40S 核糖体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后者会扫描转录的起始密码子,然后募集 60S 核糖体亚基并开始氨基酸链延长。翻译进一步受到成熟 RNP 上发现的外显子连接复合体(EJC)的影响。EJC 由包括 CASC3、MAGOH、RBM8A、EIF4A3 和 PYM1 在内的 RBP 组成,在 mRNA 加工过程中充当外显子剪接事件的分子标记,并赋予翻译增强功能。 但是,确切的 EJC 机制仍未解决。
细胞质中 mRNA 的命运可能会受到 RBP 的影响,RBP 通过 RNA 干扰(RNAi)指导基因沉默或通过 mRNA 监测机制使其衰变。在 RNAi 中,由 Dicer 处理的小的非编码 RNA 靶向特定的 mRNA,并通过 RNA 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ISC)指导其酶促降解。同时,mRNA 分子的保真度通过包括无意义介导的衰变(NMD)在内的监测机制来确保。NMD 是一种保守机制,可检测并消除包含过早终止密码子的 mRNA 转录,从而防止具有显性阴性或有害功能突变的截短蛋白的翻译。NMD 可以在翻译过程中响应于 RNP 终止密码子下游的 EJC 信号的存在而被激活,或者以 EJC 独立的方式部分由 mRNA 的3' 未翻译部分的长度调节。
非编码RNA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是指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其中包括rRNA,tRNA,snRNA,snoRNA 和miRNA 等。这些RNA的共同特点是从基因组上转录而来,但是不翻译成蛋白。非编码RNA 从长度上来划分可以分为3类:小于50 nt,包括microRNA,siRNA,piRNA;50 nt到500 nt,包括rRNA,tRNA,snRNA,snoRNA,SLRNA,SRPRNA 等等;大于500 nt,包括长的mRNA-like 的非编码RNA,长的不带polyA 尾巴的非编码RNA等等。
近年来人类对非编码RNA的编码基因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展,非编码RNA编码的基因数目及种类大大增加,ENCODE项目表明人类基因组的80%都被转录,但这些转录本是否都有生物活性、为其编码的DNA是否为基因、仍待进一步证实。
与传统的线性RNA不同,环状RNA呈封闭环结构,不受RNA外切酶影响,表达更稳定。环状RNA既可以作为某些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也可以作为某些重要疾病,尤其是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的治疗性靶点。